独家爆料:全国首个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正式投产,创新实现风电发电与养鱼双赢

分类:手游动态 日期:

本文目录导读:

  1. 一、项目背景与位置
  2. 二、项目特点与创新
  3. 三、项目效益与展望

全国首个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伏羲一号”确实已经正式投产,并创新性地实现了风电发电与养鱼的双赢,以下是对该项目的详细分析:

一、项目背景与位置

项目名称:“伏羲一号”

投产时间:2024年9月4日

投产地点:广东省汕尾市,位于中广核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的中心场区,距离汕尾海岸11公里。

二、项目特点与创新

1、风渔融合

* 该项目将海上风力发电与海洋牧场养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两者的和谐共生。

* 养殖水体容量高达6.3万立方米(另有说法为3万立方米),预计投产后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年产值可达5400万元。

2、技术创新

独家爆料:全国首个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正式投产,创新实现风电发电与养鱼双赢

* “伏羲一号”采用了抗台风、防撞击以及强防腐的巨型海洋牧场养殖网箱结构设计,能够直接抗击17级超强台风。

* 项目还应用了多项前沿技术对海洋牧场进行了全面的加固,确保在风急浪高的无掩护海域中稳固存在。

3、生态友好

* 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引进了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利用养殖水域的物质和能量、生物间的生态互利性及养殖水域对养殖生物的容纳量,合理搭配不同营养级生物,如鱼类、虾蟹类、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等,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项目还设计制造了新型离岸人工培育珊瑚苗圃、人工生态渔礁,并种植大型海藻,以增益牧场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4、绿色能源

* “伏羲一号”的建设和运营全部依靠绿色能源供能,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三、项目效益与展望

1、经济效益

* 初期,“伏羲一号”便展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汕尾市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并为当地创造了约200个就业岗位。

独家爆料:全国首个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正式投产,创新实现风电发电与养鱼双赢

* 预计3年后,该网箱平台将形成“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生态增益+休闲旅游”的风渔融合示范集群,实现综合年产值约5亿元,为当地提供约800个就业机会。

2、社会效益

* 该项目的成功投产不仅彰显了中国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领域的最新成就,而且为全球海洋牧场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与范例。

* “伏羲一号”的持续运营及相关科研的深入,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海洋经济有望获得进一步推动。

3、生态效益

* 项目通过引进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和构建人工生态渔礁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海洋生态链和生物多样性。

* 与红海湾实验室的合作将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生态互作机制研究、渔业养殖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等科研项目,为未来的海洋牧场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伏羲一号”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项目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项目不仅实现了风电发电与养鱼的双赢,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